close
西元759年,唐代詩聖 杜甫 為了避安史之亂,曾在成都落腳過四年,就住在浣花溪畔,當時稱為「成都草堂」。不過草屋 當然不可能從唐朝留到現在,目前這裡的建物是屬於清朝嘉慶年間的風格。
一生窮苦潦倒的杜甫,他舉家到四川時,受人資助,才在浣花溪畔蓋了草屋,就是他詩中提到的“萬里橋西一草堂,百花潭水即滄浪”。

一早來,人不多,很清幽,很有詩意~
杜甫草堂裡,也是很多人 來問你需不需要付費的專業導覽,也可以掃QRcode,線上聽解說,不過這也是要錢的^^
除了人工導覽,手機APP導覽,也是能租借這個導覽機
杜甫草堂,現在 是喝蓋碗茶的地方。昨天真不應該在 人民公園喝那個超貴茶。下此有來,記得來 杜甫草堂 喝,便宜 環境又好
花徑,是連接杜甫草堂紀念建築羣 與原草堂寺的一條紅牆夾道小徑。
清末四川勸業道 道尹 周善培,用青花碎瓷鑲嵌的“草堂”二字於此,數度毀損又幾經修復
這裡也有 紅牆夾道,前天去武侯祠的 紅牆夾道,那人真的多,這裡就容易有空景了
今年才開幕的李杜堂,裡面展示 李白、杜甫 這兩位詩壇雙子的專題展覽。匾额“李杜堂”三字取自北宋蘇軾的字
這裡會感應你的身型,在牆上幻化為古裝
這個壁掛很漂亮,拍一下,以後可以在家裏弄一個
因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的《大雅堂記》而名,門上匾額“大雅堂”三個字是採用唐代著名書法家 顏真卿 的字。
賣了個紀念品^^
滄浪湖
支付寶 登錄臉孔,也能刷臉支付,等辦好行動電話門號後 來試試
全站熱搜